大健读书网

第12章 母子

2022-09-06 作者: 浮沉的命运

“你阿爹吧,人也老实,就是太热心了。有些传言,也不知道是真是假。”

王胡氏说完,看着儿子,又是一本正经。

“你一个小孩子,不要管我们大人的事情。你先养好自己的身子,阿母以后还要靠你养活!”

母亲的话,让王和垚连连点头,满脸笑容。

“阿母放心就是!儿子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。要是爹不听话,就休了他,让他哪凉快哪里呆去!”

王和垚的话,让王胡氏愣了片刻,这才轻声笑了起来。

“休了你阿爹!这话你也敢说!只要一家人能和和美美过日子,比什么都强!”

不过,儿子的一番甜言蜜语,让王胡氏的心情好了起来。

“垚儿,阿母知道你和郑宁那丫头要好。不过,郑家那些人性子都野,你还是少搭他们。”

不知不觉,王胡氏扯到了王和垚的身上,满脸的严肃。

“阿母,这是为何?”

王和垚微微一愣,脱口而出。

他对郑氏兄妹印象不错,对方不是那种不讨人喜欢的恶人。

“垚儿,看来你真是忘了。”

王胡氏耐心给儿子解释,语重心长。

“郑宁的伯父郑遵谦、郑遵俭,都是当年的反清义士。郑遵谦兄弟死后,他的幼弟郑遵修又继续暗地里闹事,几次被官府缉捕。这次郑遵修被官府在余姚县城射杀。你说是不是无辜啊?”

王和垚沉默不语,顿了片刻,这才开口。

“那郑宁、郑思明兄妹两个……”

郑遵谦为抗清义士。甲申之变,潞王以杭州降清,郑遵谦起兵,杀死投降清朝的会稽县令彭万里和清朝的招抚使,与另外一名抗清义士熊汝霖合作,拥台州的鲁王朱以海为监国,随鲁王至厦门后,封义兴侯。

1646年五月,鲁王军败,郑遵谦随鲁王转战舟山、中左等地。因不满郑彩擅杀好友熊汝霖的行为,与其决裂,被郑彩追捕,投海而死。

至于郑遵谦的二弟郑遵俭,则是鲁王麾下的通政司,早在舟山之战就已经兵败殉国。

郑家一门忠烈,家道中落,那这郑思明兄妹二人,难道是继承郑遵谦、郑遵俭的遗志,跟着父亲继续抗清?

王和垚的心里,猛然热了起来。

难怪郑思明对父亲进城毫不隐讳,黄俊森也说郑遵修之死是事出有因,绝不是故意为之。看来,郑遵修是抗清入魔,耽搁了抚养儿女。

“郑遵修在外面瞎混,他媳妇早些年就跟外地的男人跑了,留下这兄妹两个相依为命。你阿爹是个菩萨心肠,经常接济他们两个。这一次郑遵修在县城被杀,他们的同党杀了官差,抢走了人头。你说,郑遵修是不是顺民?”

顺民!

王胡氏的话,让王和垚心头刺痛,脸色煞白。

一手屠刀,一手剃刀,汉人的脊梁骨生生被打断,成了毛被捋顺的“顺民”!

相比于历朝历代,愚民弱民,大清可谓做到了极限。

“郑遵修常年在外漂泊,他被射杀,就连官府也不知道是他是不是反贼。郑宁兄妹去县衙喊冤,县太爷不明就里,官府没有郑遵修谋反的证据,这才网开一面。纸包不住火,也许用不了几天,官府明白过来,郑家兄妹就要大祸临头。你还是少和他们掺合为好。”

看到儿子脸色难看,自顾自言语的王胡氏惊讶地站了起来,扶住了儿子。

“垚儿,你怎么了?”

儿子可是刚刚大病一场,差点没命。

“阿母,我有点不舒服,想回屋躺一会。”

王和垚脸色煞白,胸口有如针扎。

“好好好,你慢点!”

王和垚在母亲的搀扶下走出书房,来到床边,躺了下来。

“垚儿,你好好歇息一下!”

王胡氏给儿子盖好被子,看到儿子呼吸平稳,这才拉上门,退了出去。

母亲离开,王和垚的眼睛睁开,他看着屋顶,独自发呆。

无权无势、无人可以依靠的自己,该如何应对将来之事啊?

扬州十日,嘉定三屠!

汉人精英被诛杀殆尽,留下麻木苦难的百姓,无头苍蝇,苟延残喘。

清风不识字,何故乱翻书?

留发不留头,留头不留发。

被无数犬儒顶礼膜拜的所谓的“饥饿盛世”!

如果真的能效法尧舜,以中华文明沐浴万民,又何必逼百姓剃发易服,大肆杀戮?

做一个顺应朝廷的忠臣顺民?

即便是他能科举取士,让他动不动就磕头,他的膝盖没那么软。让他当顺民,他自认搂不住性子。

奴才跪的是主子,所以他们赢在当下。人才跪的是自己,因此他们拥有未来。做人才还是奴才,他自己能够决定,不需要任何人来质疑和改变自己。

人才从哪里来,当然是开启民智了。愚民的结果,大清朝出过一个科学家吗?

要是真有,也不会连个抽水机不会造,不会错过或迟或早的工业革.命,被倭寇暴打。

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几乎同时进行,前有戊戌六君子被杀,变法戛然而止,一地鸡毛。后者则是变法图强,举国上下励精图治,翻天覆地,从科技军事实力上,远远碾压了天朝。

两次鸦.片战争,甲午海战,庚子之变,八国联军进京,火烧圆明园、岛国两次侵华……

带来的是什么,是影响了数代中国人命运的百年的深重的民族苦难。

这一切怎能忘记?自己又能做些什么?

这个时候,满清已经坐稳了江山,自己这个升斗小民,没有银子,没有人马,又能翻起什么浪花?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