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教授看着布条上的字迹,道:“说起这件往事就话长了,它发生在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。当时,阎军在本地的双塔城防阵地,部署了一支由‘残留’日军组建的炮兵团。有天,住在永祚寺附近的守寺人家里,来了几个由一军官带着的‘残留’日军,相跟的是两个日本和尚,一老一少;那几个‘残留’日军把守寺人带到寺院一间空屋里,凶神恶煞地把守寺人绑起来,严刑逼问,要找寺里的佛门宝物。对了,你们知道‘残留’日军这个说法吧?”
宗镇磊回答道:“嗯,我研究过这类课题;‘残留’日军就是在解放战争时,闫军收编了抗日战争结束后投降的日军,让他们帮着守城;闫军对‘残留’日军提供优厚条件,军人全部连升三级给予军官待遇;当时在山西,留下的日本非军人还建立‘残留’统一体制,大批日本人进入本地铁路、矿务等经济实体,并与山西方成立了‘合谋社’,总部就设在市里的海子边。不过,我有个问题,那位守寺人懂日语?”
李教授对宗镇磊点了点头:“那位守寺人年轻时在东北学校学过日语,所以还听得懂简单的日本话。嗯,你对‘残留’日军的研究很到位。”
李教授又接着说:“守寺人是当地的一名小地主,守寺其实是为了传承祖训,主要职责仅仅是不让寺院荒落或被毛贼破坏,并不知道寺里有什么圣物;在外面进攻阵地的枪炮声大作中,那几名‘残留’日军守阵地去了;正在这时,一件蹊跷事发生,另一名‘残留’日军小军官忽然出现在屋门口,与先前那几名军人对待日本和尚的态度大为不同,他进来就与正在逼问守寺人的老和尚发生激烈争论,后来这位小军官拔枪向那老和尚开了一枪,年少和尚见势不妙赶紧跪下求饶,小军官在问清了年少和尚情况后,大抵念他不是日本人而是台湾人,又年龄小,便没再开枪;小军官让小和尚快快离去,自己则带着守寺人出了永祚寺;离别匆忙中,小军官对守寺人说了几句保重的话,然后,小军官又从自己内衣上撕下一布条,用日语在上写了两个句子,撕了一半给了守寺人,就是刚才你看的那布条,并说希望后会有期,以此作为相见凭证,而后小军官隐于炮火硝烟中去。”
李如慧听了,感叹道:“教授,没想到这个布条蕴藏的信息会这么丰富!”
李教授看着布条:“我今天让你们看这个物件,就是为了要让你们知道,其实早有人窥探这座寺院的藏宝了。”
“这物件是您在南宫的古旧货摊上淘的吗?”李如慧说着伸出手想拿布条来看。
李教授看了她一眼:“那位守寺人就是我爷爷。”
李如慧吃惊地看着李教授,完全没料到这条布条与教授竟会是这样的关系,手缩了回来,赶紧补了一句:“sorry!”
“我明白了,”宗镇磊听李教授说完,问:“您一定是十分关注学界对这座古寺的研究?”
宗镇磊的问话让李如慧想起了李教授说过“永祚寺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”的话。
李教授将那布条收入了布袋说:“是的,永祚寺是座佛寺,虽然有不少学者研究过,但对于这座寺里是否藏有佛宝的事,却少有涉及,至今这是个未解的谜。”他又细心地系好系绳,盖上盒盖,“没有解谜不等于没人关心,比如,日本和尚的到来就是与这个谜有关。”从他的话里,很明白地能让人觉得他在告诉宗镇磊,关注这座佛寺的不仅是学界。
李教授起身把盒子放回柜子顶:“我一直没有放弃对活下来的小和尚追寻,后来,我找到了他,他在一座福建的小渔村寺院当主持,法号通云。”
他坐下继续说:“我曾有机会同他接触,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事,没能及时向他了解到重要信息,而我也再没有机会能去到那里。”
宗镇磊似乎察觉到了教授想说的意思,问:“您说的那位和尚通云,他清楚日本老和尚逼问守寺人的问题来由吗?”
李教授看着他说:“问得好,这正是我想了断的事情;作为咱们课题研究的一个内容,我需要你去那个小渔村寺院,向通云了解,当年他们来永祚寺的详情,以及他们的行动是否属于‘金百合计划’的一部分;之所以让你去,因为这个‘金百合计划’正好是你熟悉的研究范围。”
宗镇磊点头应承了,又问:“我一个人去?”
李教授点头说:“我对你充满期待,没有人能比得上感兴趣做一件事情的人更值得信任;至于经费,实报实销,我给你打个条,一会儿让李如慧带你去系里的财务那里,差旅费可以预先借支。”
李如慧开玩笑地对宗镇磊说:“我是你借款的担保人,记住,你要是出去乱花钱会让我破产的!”
“想吃点什么?”一句问话打断了她的回忆,抬头一看,原来是卖早点的大嫂在问她;她这才发现,她排的买早点长队终于到头了,轮到她买早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