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健读书网

第十章应催诏蔡邕官升三阶,讨奸贼曹操檄召诸候

2022-09-30 作者: 高木峰

蔡邕正准备启程回归故里时,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送行。酒行数巡,王智起舞劝蔡邕,蔡邕不理。

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,本就很骄横,丢了面子为宾客所嘲笑,就破口骂蔡邕说:“罪犯也敢轻侮我!”

蔡邕甩袖而去。

王智非常恨他,于是密告蔡邕心怀怨恨,诽谤朝廷。

灵帝宠幸的人也都诬陷他,蔡邕害怕无法幸免,于是逃命江海,远走吴会之地,往来依靠泰山羊氏,在吴地共待了十二年之久。

且说董卓听从李儒“以收人望”的建议,征召蔡邕入朝受命。蔡邕托病不至,董卓令人再次催召。蔡邕惧怕诛灭全族,不得已只好应命。

蔡邕一入朝,就被任命为代理祭酒,接着又被举为侍御史、治书侍御史、尚书,三天之内,遍历三台。又升任巴郡太守,留任侍中,一月之内官升三阶,很受董卓敬重。

董卓联合司徒黄琬、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,要求为建宁元年(一六六年)九月被政治定性(诬陷)为叛贼的陈蕃、窦武以及次年“二次党锢”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。

刘协准奏,恢复陈蕃等人爵位,提拔其子孙为官。

董卓做出亲近士人的姿态,征召名士如荀爽、韩融、陈纪等入朝为官,又选拔大量名士如韩馥、刘岱、孔伷、张咨、孔融、应劭、张邈等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,甚至不计前嫌,对厌恶自己弃官而走的袁绍、王匡、鲍信等人授以太守,以示和解。

董卓一面擢升名望,沽名钓誉,收买人心;一面诛宫屠市,施展淫威,彰显军功。

何太后、少帝及帝妃唐氏九月初一被困于永安宫,九月初三即被董卓以“怨望作诗”为借口,遣派武士将何太后抛撺楼下,绞死唐妃,鸩杀刘辩,葬尸城外。

下葬时只允许献帝前往吊唁,公卿以下不允穿戴孝服,只是素衣而已。

董卓趁何太后遗体下葬,开启文陵(汉灵帝陵墓)时,使人偷取其中珍宝。

董卓还派人掘刨何苗棺木,肢解尸体,抛弃道边,又残杀何苗母亲舞阳君,弃尸于园林,不准收敛。

董卓残忍成性,酷刑立威。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除佩剑,董卓借题发挥,下令将其活活打死。

董卓仗着军权威势,放纵士兵劫掠富户,搜刮财物,欺男霸女。

二月阳城村民社赛,男女聚集一起。董卓命军士围困,将男性全部戮杀,千余颗人头悬挂车下;将妇女及掠取财物,装载车上,扬言平叛贼寇大胜而回。

到城门外,焚烧人头,把妇女、财物分散给军士享用。

大司农周忠儿子周晖听说阳城变故,赶往阳城,董卓非常厌恶,派兵将其劫杀。

自此,董卓每夜入宫,玷污宫女,夜宿龙床,肆无忌惮。

董卓知道曹操雄才大略,想与他一起谋议朝政大事,以示爱才,表奏擢任曹操为骁骑校尉。

曹操认为董卓骄横跋扈,残暴不仁,终久必败,遂不就拜。

董卓非常生气,对李儒说:“孟德文韬武略皆非常人可比,不为我用,必当除之。否则后患无穷。”

李儒说:“曹操无妻小在京,独居寓所。可差人往召,如不来,便擒而斩之。”

董卓依其言,即派狱卒四人去寓所传召曹操。

狱卒去了良久,回来报告说:“曹操未回寓所,不知去向?”

董卓大怒,遂令遍行文书,画影图形,捉拿曹操: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,窝藏不报者与其同罪。

且说曹操不接受董卓任命,知道董卓乃睚眦之隙必报之辈,是一个与人哪怕是有一丁点怨恨,甚至有一些言差语错也会极端报复的人,岂能善罢甘休,于是没回寓所,带着几个随从,策马直奔城门。

守门兵士问他,答说“丞相差我出城办理紧急公务”,说着纵马飞奔出城,连天加夜东归故里。

这日天晚来到成皋县城(即虎牢关,今河南郑州西荥阳境内),见城门张贴画影图形缉捕文告,便绕城而行。约半夜时分至一密林,曹操与随从牵马至林深处,正待歇马进食,忽有一群壮汉围拢过来抢劫马匹财物,曹操与随从刺杀数人,一人跪地求饶:“我是庄主吕伯奢长子,四个兄弟已被杀,请饶命。”

曹操一听是吕伯奢的儿子,心想:吕伯奢也曾为官,不至于贫穷到靠抢劫度日的境况,怎么却教养出如此不肖之子,便随口说道:“吾乃沛国谯人曹孟德,与汝父相识,饶你去吧。”

那人爬起便走。曹操转而一想:吾已自报姓名,若告知其父,岂不祸事?于是赶上,将其刺杀,既而凄楚不已: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!”人云: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曹操防心过重,难怪会给后人留下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讥讽之口实。

曹操继续东行,路经中牟县(今河南郑州东中牟)依然绕城而行,却被拿获。亭长怀疑是逃亡囚犯,押送到中牟县衙审查。

县衙一些官吏已经知道曹操是在捕要犯,曹操却说自己是复姓皇甫商人,只有从事文字记录的功曹任峋依照缉捕文告影形审视良久,知道此人就是曹操,便打发其他人散去,对曹操说:“曹公休要瞒我。吾随县令杨原去洛阳见过曹公,故此认得。听说董卓待公不薄,为什么却要叛逃,自取其祸?”

曹操说: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。那董卓奸诈残暴,上乱宫廷,下祸百姓。吾今回归乡里,就是要招募义勇,举兵讨伐董卓,以安天下。”

任峋一听,喜出望外:“曹公如此志向,令人敬佩。不瞒曹公,吾堂兄任俊,字伯达,正与中牟县令杨原商议如何抗击董卓残暴。如若起兵,吾定劝说堂兄跟随曹公。”

曹操大喜,问起姓名,任峋回答:“姓任,名峋,字伯通。今杨县令去堂兄处议事,吾送曹公出城。”任峋亲自把曹操一行送出城门,自去找杨原、任俊报告。

曹操离开中牟,连夜赶往陈留,见到父亲曹嵩,备说散家资,招义勇,讨董卓之事,曹嵩恐怕家资不足,说孝廉卫弘在这一带很是富有,且疏财仗义,如能相助,大事可图。

曹操设宴请卫弘到家,陈数董卓残暴不仁、欺君害民罪恶,表白自己匡扶正义、拯救黎民决心。

卫弘欣然同意:“我早就有这样的心愿,只是遇不到像你这样的英雄。既然孟德有如此志向,愿拿家资相助。”

曹操喜不自胜,遂竖起一面上书“忠义”二字的招兵旗帜,广招义勇兵丁。

数日间,应募义勇如雨骈集,接踵而至。

先有阳城卫国人乐进、山阳巨鹿人李典来投,接着沛国谯人夏侯惇及族弟夏侯渊各引壮士千余人前来归附,又有从兄弟曹仁、曹洪各引千人来助。

卫弘尽出家财,置办衣甲旗幡。曹操散尽家财,又得四方捐送不计其数的粮食物资,一面写《檄文》送达各州郡府,号召各路诸候举兵同伐董卓;一面移兵己吾,训练军马。

中平六年(一八九年)十二月,曹操踌躇满志,于己吾(今河南宁陵西南)誓师起兵,以展宏图。

曹操率军路经中牟,令军队驻扎城外,只带数名亲随进城到县衙致谢任峋放归之恩。

县令杨原闻报,随带任俊、任峋出迎,备说闻知孟德己吾起兵,即着任俊筹措粮草,征集宗族家客数百人迎候,以便随军听用。

曹操甚喜,嘱托杨原、任峋精心治理地方,良善对待百姓;指派任俊押运粮草断后,率部随军出发。从此,任俊归附曹操。

曹操每次出征,多是任俊主管军备及粮草筹措运输,功绩显著,很得曹操信任。此是后话,暂且不提。

且说各路诸候接到《檄文》,纷纷响应。

韩馥,字文节,颍川人,先为御史中丞,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。

韩馥知道袁绍痛恨董卓,派遣从事到渤海郡监视,防止太守袁绍兴兵。

韩馥曾经接到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京师三公举兵讨伐董卓移文,犹豫不决,召集从事商议:“吾是应当帮助董卓,还是应当帮助袁绍?”

从事刘子惠说:“起兵是为了江山社稷,讲什么董卓、袁绍!”

韩馥自知言短,有些惭愧。

刘子惠又说:“行兵打仗是凶险之事,不宜挑头为首。可以观望其它州郡动静,如有挑头发动者,然后随和响应。”

韩馥窃以为是,冀州较为殷盛,兵粮充足,与其它州相比,较为强盛。如果举事成功,功劳没有在冀州之上者;倘若失败,也非冀州为首,只不过是被迫胁从而已。当接到曹操檄文,韩馥书至袁绍,数董卓罪恶,听起举兵。

袁绍聚集麾下文武,引兵三万,离渤海与曹操会盟。

初平元年(一九零年)正月,冀州牧韩馥及各州刺史、各郡太守虽各怀心态,但都率领各自兵马,共有十七路兵马,有三万者,有一二万者,多少不等,浩浩荡荡,从四面八方投洛阳而来。正是:己吾举兵讨董贼,诸候奋起应曹公。欲知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