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健读书网

第四十九章 特效工作室

2022-10-02 作者: 三寸刀

“怎么说呢?私人关系还谈不上,这么说吧,这几个人就如同剧组里跑龙套的,个人能力都不差,就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。”

库纳勒这样解释。

“所以他们很乐于换个环境,好利于今后更快的发展?”刘青山问道。

“差不多就是这样,或者说可以很便宜的签下他们,帮助你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特效技术部门。”

“签下他们?”

“师父,我建议有一纸合约来约束住他们,而且就目前来说,他们还是很便宜的,每年有个一万美刀就好,平均下来每个月八百美刀足够了。”

八百美刀等同于六千五百华币,2004年的汇率为8.2左右。

“师父,虽然说在宝莱坞普通演职人员的薪酬不过相当二百美刀的卢布收入,但特效师行业的标准很高,有它的国际通行的行业标准,一般行情在六百美刀左右浮动。”

刘青山脑子里在飞速的换算自己目前的供资能力,迟迟得不到回答的库纳勒急忙解释,显然有些误会了。

他也知道库纳勒的话并没有说透,如果这些人的年薪仍在六百美刀,人家又何必跟着你跑去那么远的陌生地方去?

“库纳勒,我不是质疑他们的薪酬,而是在考虑全部的资金使用,毕竟特效工作室最大的花费是设备还不是人工!”

他的语气有些沮丧,早知道不这么早买房了,眼下手里头的资金怕是只有几十万了。

“师父,我手里还有一些,你需要的话我马上转账!”

听到库纳勒的话,刘青山暗暗苦笑不已。

深深吐了一口气,他知道这种机会十分难得,说什么也得咬牙扛过去,大不了回国内找人拆借一些好了。

他有些犹豫的原因是这个具体数目不能确定,尤其是工作室的初期投入会是个无底洞,自己手里的那点儿钱,估计连一台先进的专业设备也买不起。

首先是硬件成本,大型影视的特效,没有好的硬件支持是根本做不出来的。

一般机器的配置至少是双路高内存,一台下来就要好几万。

而且设备的损耗是相当大的,基本3-5年就要换一拨,专门的工作站,存储阵列,巨大的耗电量,都是很大的开销。

再就是购买制作软件的成本,cg正版软件一般是按年收费不是永久的,制作cg要用到很多软件。

这些软件售价不菲,比如维塔数码(weta digital),一年在renderman(一个渲染器)上面的使用费就达到1.8亿华币。

这还仅仅是在渲染器上面花的钱,还没计算其他制作软件。

还有就是人力成本,一些好莱坞影片的成功,是诸多特效公司协同合作的结果,特效参与者都在一千五百人左右,甚至后期阶段,几乎动用了整个洛杉矶的渲染机房。

刘青山考虑的是整体的难度,特效工作室初期的投入不会太大,况且他的起初目的不过是请几个培训老师而已。

关于这些也正是陈龙不久前一直苦苦念叨的,不然以他的身家,为什么不组织起自己的特效团队,而是高薪去请好莱坞特效团队?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“库纳勒,多谢你的好意,但我想还是自己解决比较好,虽然这笔巨大的投资的确让我有些头疼!”

刘青山很苦恼的挠着头。

库纳勒极其聪明,马上就联想到对方的苦楚,忽然嘿嘿笑了:“师父,我知道你现在处于事业刚刚起步阶段,但你想过没有?你没足够的钱,可是我们尊敬的克拉姆先生有啊!”

刘青山猛一愣神,有些不太理解库纳勒话里的意思。

“师父,你想想看,就是好莱坞也没有哪一个大富豪有能力独自承担技术开发设计,乔治·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公司就是个例子啊!”

这一点刘青山倒是明白,工业光魔是卢卡斯影业旗下的子公司,当时是集中了整个制片公司的大部分人力物力堆砌出来的。

由此而制作出来的科幻巨制《世界大战》后,很多大型制片公司陆续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。

这些制片公司里之前也没有独立的特效部门,老板们为了节约开支,早就取消了特效部门,也没人专心研究特效。

而如今在好莱坞,挑选一名合适的特效主管已经和挑选男主演一样重要了,因为电影工业的格局已经因特效而彻底改变。

毕竟视觉特效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制作上,其观念上的突破对电影工业的推动作用也非常巨大。

所以在数字技术已相当成熟的前些年,制片公司里的特效部门又纷纷建立起来。

但是但凡有点名气的特效团队或者小组,都是在实力相当雄厚的大制片公司筹建起来的。

“你是说我可以寻求你们老板的帮助?”

刘青山突然有些明白了库纳勒的言外之意。

电话另端的库纳勒笑声又起:“眼下师父你可是有个绝佳的机会,比如把我打造成宝莱坞实力最强大的武打巨星!”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