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健读书网

第六章 二中

2022-08-16 作者: 夜深

沪海的早晨是在一片煤炉的烟火气和收夜香的嘈杂声中开始的。

宋援朝家所在的弄堂,用上煤气的不是家家户户都有,限于条件生煤炉的人家还是不少,此外厕所也是如此,依旧有不少人家用着马桶,所以每天清晨人们起来后要做的最重要两件事就是生煤炉和倒夜香。

宋援朝倒不需要做这些,他家是23号最好的一套房子,三楼和上面的三层阁都是他家的,还拥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。

楼下的厨房,宋援朝爷爷当年把房子顶下来的时候就接了煤气,这煤气也让23号楼的所有居民受益匪浅,属于整个弄堂里极少数有煤气的住户。

七点过后,这时候大人们陆续出门上班,孩子们也上学了,外面的喧闹声也渐渐轻了下来。

宋援朝就着昨天从澡堂子回来路上买的两个包子作为早餐,原本这包子是打算作为昨天晚餐的,不过后来张建国特意送了饭菜过来,也就留到了现在。

就着白开水,几口吃完了包子,宋援朝洗了把脸,然后换了身衣裳。

这身衣裳不是宋援朝的,在西北那个地方,生活条件艰苦,更不用说新衣服了,宋援朝在西北整整八年,一共也就三套衣服再加一件破旧的军大衣。这三套衣服一套是冬季的,两套是春秋季节的,而且这些衣裤全打着补丁叠补丁,已经不合适再穿。

沪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,也是最发达的城市。

沪海人从清末开始就同西方接触,再加上租界存在的原因,中西方文化在这个地方碰撞,从而滋养出独特的海派文化。

沪海人一向以精致著称,哪怕家里再穷的揭不开锅,出去的时候也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,这在北方叫体面,在沪海叫腔调。

在沪海人眼里,那种不修边幅,邋里邋遢的人就是乡下人的代名词,被沪海人集体鄙视。

宋援朝离家的时候才十六岁,这些年长高了许多,他在家以前的旧衣服自然不能穿了,现在宋援朝穿的这身藏青色的中山装还是宋光增留下的,宋光增是高级知识分子,又是老师,生前时极为注重仪表,所以家里有好几套用料考究的中山装。

宋光增离世的时候,王素芬只取了其中一套陪伴宋光增火化,其余的都整整齐齐放在箱底。

昨天整理的时候,宋援朝找出了这些衣服,虽然自己现在要比宋光增高上少许,但由于宋援朝人瘦,穿着父亲的衣服倒也算合身,今天要出去办事自然要穿的正式体面些,所以宋援朝提前就把衣服熨烫好挂在衣橱里,现在穿了起来。

鞋子也是如此,一双父亲留下来的黑皮鞋,宋援朝在柜子里找了盒已凝结的鞋油,放在火上烤软后拿刷子重新刷过,看上去焕然一新。

穿上中山装,黑皮鞋,站在衣橱镜前,宋援朝已不再是昨天刚回来时的那副狼狈样了,他满意地点点头,取出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关门下楼,朝着附近不远的派出所而去。

十多分钟后,宋援朝来到派出所,问了人后找到了王警官。

这个时代的警察远比后世亲民和随和,没有那么多规矩,何况王警官和张建国认识,昨天张建国又来打过招呼,亲热地招待了宋援朝。

对于宋援朝带来的资料王警官仔细审核了一遍,就直接告诉宋援朝户口的事没有问题。

关于知青返乡国家已有了专门政策,这项工作是目前派出所最重要的工作,只要一切资料程序符合,户口问题很快就能解决。

对此,王警官悄悄告诉宋援朝,慢则一月,快则半月,让他回去等通知就行,等户口下来直接来派出所取就可以了。

宋援朝对王警官千恩万谢,原本来的时候他带了几包烟,可到头来王警官直接拒绝了宋援朝偷偷塞过来的烟,语重心长地告诉宋援朝,他们这些年轻人能回来不容易,虽然人回来了,可现在都没工作生活困难,作为人民警察为他们做这些事是自己的本职都是应该的。

离开了派出所,见时间还早,宋援朝直接就坐公交去了父亲之前所在的二中。

关闭